淘寶迷你筆記本電腦維型(gpd迷你筆記本電腦)

比半張A4紙還要小的迷你電腦,對于不少用戶而言都是極具吸引力的。這類脫胎于英特爾NUC的小電腦在過去其實并不太受用戶待見,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性能不濟。但是近年來隨著硬件技術(shù)升級,處理器芯片體積變小的情況下性能不斷提升,而且主板集成化越來越高,以及固態(tài)硬盤這種小體積存儲設(shè)備的普及,都給迷你電腦的爆發(fā)奠定了基礎(chǔ)。

時下,不少迷你電腦也擁有了非常出色的性價比,比如今天推薦的這款機械師創(chuàng)物者Mini,它的整機體積僅為131mm×131mm×43mm,不到半張A4紙大,而且整體也很薄,不夸張地說,只要你愿意,揣進褲兜就能直接帶走。

關(guān)于散熱,也有很多人非常關(guān)心,零刻SER6 Pro Vest在散熱方面做得已經(jīng)非常成熟了,先是外觀上,在機身兩側(cè)做了大通道的進風口,在背部為散熱口,合理的風道設(shè)計,能保證機器內(nèi)部更好的散熱。另外,因為零刻迷你主機用的CPU其實也是筆記本的移動端CPU,相對于筆記本的纖薄機身,零刻迷你主機的機身更厚,所以也更有利于散熱。此外,零刻SER6 PRO Vest在主動散熱方面,采用了全新的散熱風扇支架、系統(tǒng)風扇和SSD散熱器,三重組合來更好的幫助機器散熱,打開機身,就能看到它的散熱支架,可以給內(nèi)存條、硬盤和主板來進行主動散熱,完善的散熱裝置,讓機器在高負荷下,可以更加穩(wěn)定高效的運轉(zhuǎn),發(fā)揮整機的最大性能。

總得來說,GPD Win Max 2按照處理器分為A和I兩個版本。

惠普Elite Mini 800 G9整個機身雖然還不如一張A4紙大,但是其整體性能表現(xiàn)可是相當出色,日常辦公、視頻圖片處理、3D建模、游戲均能夠提供很好的性能支持。

系統(tǒng)方面,GPDWIN4采用了 Windows 11家庭版操作系統(tǒng),內(nèi)置 Steam客戶端及優(yōu)化工具,其最大的優(yōu)點在于,既可以休閑娛樂,也可以將工作效率發(fā)揮到極致?;蛟S有人會說,大一點的平板電腦,不是更好嗎?但事實并非如此,這款掌機比普通的平板電腦要簡單得多,隱藏式的實體鍵盤,可以讓用戶更快的輸入數(shù)據(jù)。

好了,最后的話,我們總結(jié)下,像零刻的這樣一臺迷你主機到底適合什么人用?其實零刻SER6 PRO VEST的性能,已經(jīng)可以媲美目前旗艦級的筆記本以及臺式機,唯一的短板就是沒有獨立顯卡,但是,AMD還是很給力的,這顆銳龍R7-7735HS處理器,在強大的核顯AMD Radeon 680M加持下,已經(jīng)可以在低分辨率下暢玩目前市面上所有的主流3A大作了,性能已經(jīng)可以和獨立顯卡GTX 1050Ti相媲美,因此,我覺得,只要你不是專業(yè)的游戲玩家,普通的用戶使用這臺迷你主機已經(jīng)足可以取代市面上大多數(shù)笨重的臺式機了。

筆者在使用惠普Elite Mini 800 G9的這段時間里,用它做了不少PPT和表格任務(wù),使用體驗流暢,無論是打開、加載、保存,還是實時拖動查看,或者是進行相應(yīng)的文字、圖片、動效編輯,完全不會出現(xiàn)卡頓問題,辦公效率也得以充分保障。

6 最后

5 游戲?qū)崪y

整體來看,GPD Pocket是一款比較適合輕度辦公和娛樂的淘寶迷你筆記本電腦,其性能夠用,能夠玩基本的游戲,流暢播放4K視頻,還能夠進行移動辦公。如果你剛好也需要一臺這樣的筆記本電腦,不妨點擊這里去眾籌頁面支持一下,目前還有少量名額。

零刻SER6和SER6 Pro的表面都采用了可替換的紅色/黑色織物面板,其中SER6采用塑膠機身+金屬底殼,而SER6 Pro則是全金屬機身,用料上更顯高檔一些。兩款產(chǎn)品都配備金屬進風網(wǎng),接口數(shù)量和布局完全相同。

由于體積的控制,GPD Pocket自然不可能像筆記本那樣配備全尺寸的觸摸板。除了連接鼠標外,你還可以使用觸摸屏進行操作。而在輸入方面,其配備大尺寸的巧克力鍵盤,能夠盡量減少輸入錯誤的次數(shù)。

除了前文中提到的一些不足之處,Pocket3使用過程中還是有些不盡如人意之處,比如因為屏幕尺寸太小,有些打印對話框、系統(tǒng)設(shè)置對話框都不能完整顯示;因為屏幕是觸控屏,有時外接顯示器使用合上屏幕時,不知道是不是鍵盤觸碰到屏幕了,會出現(xiàn)鼠標亂晃亂點。最大的不愉快是我這臺Pocket3使用久了以后,屏幕就會閃屏,深色背景下屏幕周邊出現(xiàn)一圈光暈,果斷找售后返廠,維修回來也沒給個維修說明單啥的,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,憑感覺屏幕是給換了一個,目前使用兩天還沒出現(xiàn)屏幕問題了。

還記得你的第一臺電腦的硬件配置嗎?我先來回答這個問題。我的第一臺電腦是和大學室友一起湊錢買的組裝機。CPU是當時非常先進的AMD毒龍900,內(nèi)存容量64MB,硬盤因為有壞道,屏蔽壞道以后的容量只有15GB,顯卡的型號已經(jīng)記不清了,但是不會超過GeForce 2級別。就是這樣一臺現(xiàn)在看來屬于“文物”級別的電腦陪伴我們走過了大學四年,陪著我們通宵看電影打游戲,幫助我們完成了畢業(yè)論文,最后化成一絲記憶消失在時間的長河里。

體積是EQ59 Pro的優(yōu)勢,但是要想在這么小的體積內(nèi)塞進去更多的接口是件很不容易的事。前面板的接口分別設(shè)計了兩個USB 3.0接口、一個Type-C接口,一個3.5mm音頻接口和電源按鈕。

主機背面設(shè)計了兩個USB 3.0接口,兩個千兆LAN網(wǎng)口,兩個HDMI接口和主機的電源口。4個USB 3.0接口對于辦公來說屬于夠用但是不太富余,鍵盤鼠標要占用兩個USB口,大概率U盤還要占用一個USB口,剩下能靈活機動分配的只剩一個了。其實解決辦法也挺簡單,買個多USB口的集線器用起來更方便。雙網(wǎng)口的設(shè)計讓EQ59 Pro有機會變身成為一臺軟路由,不過我對這個不擅長,這里也不做進一步的探討。這里要點贊的設(shè)計是EQ59 Pro的Type-C接口支持視頻輸出,加上機身背面的兩個HDMI接口可以同時支持三臺顯示器,組個三屏桌面簡直太舒服了。

迷你電腦在性能上和臺式機相比就沒那么靈活了。為了在性能、發(fā)熱和體積之間達到平衡,就必須要有所取舍。一般迷你電腦的硬件配置和筆記本是差不多的,然后再根據(jù)用途(辦公、游戲、創(chuàng)作)定制不同性能的硬件。EQ59 Pro使用了intel 第11代處理器N5105,4核心4線程,基礎(chǔ)頻率2.0 GHz,最高睿頻2.9 GHz。

如果覺得512GB的硬盤不太夠用,還可以利用硬盤倉再加裝一塊2.5英寸的硬盤。我后續(xù)自己又加裝了一塊2TB容量的固態(tài)硬盤,對于辦公來說512GB+2TB的容量暫時是夠用的。

在3DMARK的Time Spy測試中EQ59 Pro的顯卡分數(shù)為295,CPU分數(shù)為1624。這樣的性能對于現(xiàn)在的游戲來說肯定是不夠用的。不過也不用太失望,EQ59 Pro的性能跑一些老游戲還是綽綽有余的。我試過了《暗黑2》、《紅警2》、《CS1.6》和《星際爭霸2》這些雖然古老但是仍然魅力不減的游戲,運行速度是非常流暢的。想當年我們用毒龍900和64MB內(nèi)存都能玩這些游戲,EQ59 Pro就更不在話下了。

在PCMARK10的測試中EQ59 Pro的得分為2439,在辦公方面的表現(xiàn)是很流暢的。

我在添加了一條16GB內(nèi)存組建雙通道內(nèi)存后整機性能有了比較大的提升。魯大師綜合性能得分來到了34.4萬分,提升約12%。由此可見雙通道內(nèi)存還是很有用的,建議直接入手雙內(nèi)存的版本。

[ 作者:piikee   分類:生活]